•  
  •  

中国经济重回危机状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17   浏览次数:697

    尽管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的讲话中,对8月份宏观数据的“波动”提前预告,但这几日密集出台的很多宏观指标的下滑幅度之严重,还是大大超出了市场人士的普遍预期。

    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8月份同比增长6.9%,创下2008年12月来的新低;发电量今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2.2%;三驾马车之一的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只有16.5%,创下14年以来的最低;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行业之一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仅13.2%,已经连续7个月回落。可以说,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最差的表现之一。尽管李克强总理指出这是“暂时波动”,并且一再强调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单科”,更要看趋势、看全局、看“总分”。但毫无疑问,8月份的很多指标的确已经跌回到金融危机爆发阶段的水平。

    对于宏观指标令人注目的波动,管理层显然已经做好了解释的预案。李克强总理对前8个月的宏观经济有三点评价:一是认为在今年下行压力加大大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总体仍然在合理区间,特别是前8个月的新增就业接近1000万,几乎接近全年的增长目标;二是认为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是“没有搞强刺激,没有放松银根,而是强力推动改革,大力调整结构”,特别是政府简政放权对经济的正向推动作用显著,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使得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61%;三是再次强调要正确认识经济的新常态,更加关注结构调整等长期问题,不随单项指标的短期小幅波动而起舞。同时,李克强总理强调最后四个月稳定经济的主要举措仍然是改革。但很显然,从外界对近两个月宏观数据下滑的忧虑看,总理没有暗示会刺激经济的做法让很多人很不甘心。

    尽管管理层并未因最近两个月宏观指标的大幅下滑而再次回到过去“刺激”的老路,但外界对于中国高层的决心和忍耐度似乎仍然持怀疑态度。面对数据的下滑,一些人呼吁管理层再次放松银根,重拾刺激计划。特别是今年以来一直唱空中国经济的一些国际机构甚至认为,如果不实施宽松政策,中国经济将会进一步减速;如果没有新的刺激措施,不要说7.5%,今年恐怕连7.3%的增速都保不住。而一些屡屡预测错中国经济表现的国际投行又大胆预测,中国今年经济增长会跌破7%的心理防线。

    笔者认为,在李克强总理已经多次明确表态不会采取大规模刺激计划的情况下,包括海内外机构和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无所不用其极的呼吁高层采取更加有力的刺激计划稳定经济增长,这既有过去的思维定势,也有很多人对中国经济新的周期性特征认识不足有关,同时,一些人对高层能否顶住压力坚持改革,通过改革解决经济增长的可持续问题仍然持有怀疑态度有很大的关系。过去,一旦宏观经济指标出现波动,政府慈祥的“父爱主义”立即抬头,地方政府和企业对此颇有心得,因而对经济下滑时政府刺激政策的甜头有了深度的依赖,这种依赖已经深入到很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灵魂和骨髓。因此,尽管管理层多次表态不会采取大规模刺激计划,但很多人并不以为然。同时,习惯了过去高增长周期的很多人,对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经济增速的回归仍然缺乏正确的认识,仍然有很多人认为,上半年7.4%的增长是一个很不理想的数字,未来中国经济增速仍然会回到8%以上的高增长。事实上,从中国经济的长周期而言,中国经济已经正式告别8%以上的增长了,在未来10年,能够维持7%以上的增长,已经非常了不起。很显然,如果对这种“刺激依赖症”和“高增长依赖症”,不从灵魂和心理层面进行彻底“治疗”,他们是不会主动把刺激的“药方”从政策的百宝箱里丢弃的。

    毫不夸张地说,8月份宏观指标的下滑,一方面肯定是周期性波动,另一方面必须承认,这种指标回到四万亿刺激政策之前的表现事实上已经宣告,不去痛下决心解决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而仅仅依靠大规模刺激维持经济增长,只能维持一时,在药效终结之后,经济仍然会回到危机状态。大规模刺激计划不仅无助于解决深层矛盾和问题,无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反而使得矛盾和问题更加严重,宏观经济更加复杂和动荡,这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最近两个月宏观指标的下滑,再一次证明,任何刺激措施都无助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和稳定。

    当然,如果管理层对中国经济真的有定力,近期一些宏观指标的波动,事实上也为管理层下决心抛弃“刺激思维”,回归改革正途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我们发现,前8个月一些指标尽管触目惊心的下滑,但由于管理层用改革的举措来“对冲”下滑的风险,中国经济并没有因宏观指标的下滑而出现系统性风险和大规模的失业。而企业也好,居民也罢,担心的不是经济的短期下滑,而是已经制定的改革举措不能落实。笔者倒是认为,对于未来的中国经济而言,最重要的指标是改革的“完成率”,最强的刺激是“强力改革”,如果今年不能在金融、国企、土地和户籍改革方面有重大的突破性的举措,这才是最可怕的。事实上,经过金融危机以来的大规模刺激的轮回,上至学者高官,下至黎民百姓都已经非常明白:中国经济最大的危险不是经济的下滑,而是不能容忍经济的下滑;中国经济最大的信心不是人为炮制的高增长,而是实实在在的货真价实的表现。

    这的确是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

    马光远,经济学博士,执业律师。师从成思危先生,学术旨趣主要在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关注中国的法治转型和制度变迁。是《中国经营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的特约评论员和专栏作者。

责任编辑:张娣

【慧聪资讯手机客户端下载】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产品导航|会员中心|客户服务|负责申明|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 高教仪器商情网 版权所有 (www.gaojiao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长虹西路翠柳东街1号-2198  联系电话:010-60846252 客服QQ:2125643212 京ICP备170624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