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经济增速能否回到两位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7   浏览次数:758

    8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常态:经济增速这次恐怕回不去了》的综述文章,里面都是国家智库的主要专家,中高增速、中速可能成为现实,而且这种观点已经成为中央乃至全国经济学家、企业家、政治家一致的声音,很明显,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但是,笔者认为,通过换思路、换战略、换发展模式,中高经济增速重拾两位数增长是可能的,依据如下。

    

    第一,过去的增长是投资驱动,依靠大量造房,依靠大量基础设施,依靠大量产业区招商引资,我们发现企业数量直逼3000万家,每个产业区都要招企业,而且,各地政府每年还要新造小微企业多少万家的指标。

    该报认为【环顾世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都会出现增速“换挡”现象:1950年—1972年,日本GDP年均增速为9.7%,1973年—1990年期间回落至4.26%,1991年—2012年期间更是降至0.86%;1961年—1996年期间,韩国GDP年均增速为8.02%,1997年—2012年期间仅为4.07%;1952年—1994年期间,我国台湾地区GDP年均增长8.62%,1995年—2013年期间下调至4.15%。

    “不少国家的经济增速都是从8%以上的‘高速挡’直接切换到4%左右的‘中速挡’,而中国经济有望在7%—8%的‘中高速挡’运行一段时间”,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分析,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各个经济单元能接续发力、绵延不绝,导致发展能量巨大而持久。“比如,当服务业在东部地区崛起时,退出的制造业不会消失,而是转移到西部地区,推动西部经济快速增长。”】

    笔者认为,经济增速下降,与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有关,这是不可持续的;与过去的GDP增速依靠企业数量的增加导致产出增加有关,但是,由于是同质化发展,导致GDP增速下降成为必然之路。如果是新增企业不是同质化,而智能服装、智能鞋子、智能帽子、智能医疗器械、智能家电、智能家具等等,各行各业产品智能化改造了,那么新增企业数量就带来了正能量。如果随着新的大量智能企业块头大量成为全球跨国巨头,那么,中国经济增速重返两位数就不是一句废话了。

    第二,依靠技术创新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增速能够重返两位数吗?

    该报认为【从动力层面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998年至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速高达35.6%,而到2013年降至12.2%,今年1至5月仅为5.8%。“制造业的持续艰难表明,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说。】

    技术创新被国内视为拯救经济增长的圣经,笔者并不认可。技术创新在欧美国家是代表技术领先而带动经济的,国内专家们显然是在模仿。笔者认为,这种模仿没有错,但是,依靠技术兴国的芬兰、瑞典、韩国,现在经济普遍失灵,为什么?芬兰诺基亚手机退出历史舞台,爱立信也被日本索尼收购后成为“索爱“了,中国智能手机大量追赶,用高性价比的4G智能手机大量蚕食三星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就连苹果也面临业绩增长放缓了。美国现在只有脸谱高速增长,其他高科技企业有的滞涨,有的衰退,有的亏损,而脸谱并不是常规增长,而是通过收购后由于收购前基数低带来的同比高增长,这种游戏也仅仅维持一年时间而已,不是真正的高速增长。相反,台积电利润增速超过40%,成为美国股市真正千亿美元市值高科技股的真正成长,虽然依靠苹果代工带来的业绩增长,但是,是正面增长。

    而德国制造增加值今年8月份创5年半新低,为什么德国制造这么糟糕呢?国内不是追捧德国1300个隐形冠军吗?德国不是有近百家知识重镇吗?德国工程机械不是一枝独秀吗?德国不是与法国分工为工业、农业吗?为什么德国经济发展衰退呢?

    笔者认为,隐形冠军并非一个完整的商品,再好的零部件,消费者是不会买的。很明显,这是凤凰被乌鸡拖累的缘故。而随着中国基础设施放缓、房地产发展放缓,机械的市场需求就大大下降了,所以,德国机械就面临衰退了。另外,德国的汽车制造业成为重要的经济贡献力量,但是,中国现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那么,传统污染汽车再好,也与市场脱轨了,而中国消费最大的产品就是汽车,现在这一产品下降,那么德国依靠中国市场的汽车自然带给德国巨大的经济压力,难怪默克尔要延长中德汽车合资25年,要进一步在中国内地设厂,宁可技术与中国合作合资,也要中国让步汽车市场的松口。

    即使是现在的德国工业4.0,也仅仅是物流信息化发展,而产品本身并没有信息化。所以,笔者上文建议中国各行各业产品智能化,就是中国经济增速重返两位数增长的方法。很明显,技术垂直创新,对于中国、美国、德国这种大国是不可能兴国的,即使对于芬兰、瑞典、韩国等小国,也仅仅是一个周期而已,或数年而已。大国只有把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产品上去,通过整体企业的增量发展,才能带动大国经济增长。

    笔者一直批评沉溺于技术创新的羊肠小道,实际上,笔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企业通过综合创新,就能出现高增长,当中国各行各业企业通过综合创新,就能推动中国经济增速重返两位数。笔者提出的综合创新是销售创新、渠道创新、包装创新、款式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制造混制创新等等,一个企业从这些创新链条中寻找大量符合自己的创新种类,同时进行创新,就会出现大量的爆发式增长,笔者认为,在原来的增速基础上,将新增50%-300%,如果各行各业企业均出现这种综合创新,那么,中国经济重返两位数增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第三,中国国企资产达到近90万亿元的规模,如果整合、综合创新恰当,我们假设一半竞争性资产可以运作,就是45万亿元的资产,如果平均提升50%的回报率,就是22万亿元,相当于3万亿美元,我们按每年新增3000亿美元,能够连续10年新增,对于10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就是新增3个百分点,一下子就把经济增速上升到10.3%左右了。如果加上全国民企的综合创新、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的新增经济,中国经济增速重返两位数根本不是个问题。

    实际上,中国国企整合表面看一企一策很恰当科学,实际上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而已。仅仅股权开一个小口让民资参与,就堵住民企的嘴巴是没有用的,这是急功近利的作法,改不了全国产能过剩同质化的毛病。所以,国企改革应该是以全国所有国企所有同类产品为重组的考察范围,比如全国钢铁企业汽车用钢合并到宝钢,宝钢把取向硅钢等其他钢铁资产剥离出去,其中全国的取向硅钢全部合并到武钢,如此方法把南车、北车全部合并到一个企业里,把全国的火车轨道、火车轮合并到马钢,其他的螺纹钢、线材、无缝钢管等产品进行类似整合,如此,全国就没有同质化钢铁业了,就能提升钢铁业的利润率了。

上一页12下一页在本页显示剩余内容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产品导航|会员中心|客户服务|负责申明|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 高教仪器商情网 版权所有 (www.gaojiao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长虹西路翠柳东街1号-2198  联系电话:010-60846252 客服QQ:2125643212 京ICP备17062435号